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更新時間:2025-09-20
點擊次數:188

一、安全防護:延續基礎規范,強化功能場景安全
激光與電氣安全:同屬 Class 2 可見紅色激光(波長 660nm),因多用于物料通道堵塞檢測(如流水線料道、分揀機進料口),需確保激光路徑避開物料輸送的 “卡滯高發區域"(如料道拐角、閘門處),防止物料擠壓傳感器導致外殼破損,進而暴露激光組件;輸入電壓仍為 12-30V DC,料道附近若有電機、電磁閥等設備,需用絕緣套管包裹傳感器線纜,避免物料堵塞時摩擦線纜造成絕緣層破損,引發短路風險。
用途限定:除工業物體檢測外,其 “JAM 功能" 僅適用于非易燃易爆物料的堵塞監測(如塑料件、金屬小零件、紙箱等),不可用于檢測粉塵、易燃液體或高溫物料(如剛出爐的金屬鑄件),防止物料燃燒或高溫損壞傳感器,同時避免粉塵進入傳感器內部影響 JAM 功能觸發精度。
二、安裝適配:聚焦堵塞檢測場景的位置與環境
檢測位置精準定位:
需將傳感器安裝在 “物料正常通過時不遮擋激光,堵塞時必然遮擋" 的位置,例如料道出口上方 100-200mm 處:正常輸送時,物料從激光下方通過,激光無遮擋;當物料堵塞堆積至傳感器高度時,激光被遮擋,觸發 JAM 報警;
避免安裝在料道振動劇烈處(如進料口正下方),防止物料輕微晃動導致激光頻繁遮擋,引發誤報警;若料道振動不可避免,需加裝減震支架,將振動幅度控制在 ±0.3° 以內。
目標與環境適配:
針對堵塞檢測的物料特性:若檢測深色 / 透明物料,需按 Q5XKLAF2000-Q8 標準縮短檢測距離(深色 800-1200mm、透明≥1mm 可直接檢測),同時確保物料堵塞時的遮擋面積≥Φ20mm(小物料堆積時需保證重疊遮擋);
環境防護升級:因堵塞檢測場景易產生物料碎屑(如塑料件摩擦碎屑、紙箱纖維),需在傳感器光學窗口外側加裝可拆卸防塵罩(如亞克力透明罩),且防塵罩需每周清潔一次,防止碎屑堆積遮擋激光,導致 JAM 功能失效。
三、接線與設置:重點調試 JAM 功能參數
接線與信號聯動:
除基礎電源與檢測輸出線外,需額外連接 JAM 報警輸出線(通常為黃色線),并接入設備控制器的 “急停 / 預警模塊",確保 JAM 觸發時能同步停止物料輸送電機,避免堵塞加??;
線纜需沿料道外側固定,避免垂落在物料輸送路徑上,防止物料勾拽線纜導致接線端子松動,影響 JAM 報警信號傳輸。
JAM 功能專項設置:
觸發延遲設置:通過傳感器按鈕或軟件設置 “JAM 觸發延遲時間"(0.1-10 秒可調),避免物料短暫停留(如輸送卡頓 1 秒內)誤觸發報警 —— 檢測易卡頓物料(如軟包裝)時,延遲設為 2-3 秒;檢測剛性物料(如金屬件)時,延遲設為 0.5-1 秒,確保快速響應堵塞;
報警復位方式:支持 “自動復位" 與 “手動復位",若料道需人工清理堵塞(如卡滯物料需拆解取出),需設為 “手動復位"(清理后按傳感器復位鍵或控制器復位鍵解除報警);若堵塞可通過設備自動疏通(如振動料道),可設為 “自動復位"(堵塞解除后 3-5 秒自動恢復檢測);
靈敏度匹配:檢測堆積物料時,需將激光功率調至中高擋,確保重疊物料能有效遮擋激光;若物料間隙較大(如單個大尺寸零件輸送),可適當降低功率,避免相鄰零件間隙導致的信號波動。
四、日常維護:強化堵塞場景的故障排查
常規維護升級:
光學窗口清潔:因易沾染物料碎屑、油污(如潤滑油泄漏導致物料粘黏),需每 2 天用無塵布蘸無水乙醇清潔窗口,同時檢查防塵罩是否破損,破損需及時更換,防止碎屑直接接觸窗口;
功能測試:每日開機前,手動遮擋傳感器激光 10 秒,驗證 JAM 報警是否觸發、電機是否同步停止,確保功能正常;每周模擬物料堵塞(如用紙板遮擋激光 3 秒),測試復位功能是否順暢。
故障處理要點:
誤報警排查:若頻繁誤觸發 JAM,先檢查觸發延遲是否過短(可適當延長),再查看料道是否有異物(如殘留物料碎屑)遮擋激光,或傳感器是否因振動偏移(重新校準安裝位置);
報警不觸發:若物料堵塞但無報警,需檢查 JAM 輸出線是否松動(重新插拔端子),激光功率是否過低(調高功率),或光學窗口是否被厚油污覆蓋(清潔窗口);
閑置存儲:閑置時需拆除防塵罩,清潔傳感器表面物料殘留,再放入防潮包裝盒,避免殘留碎屑受潮結塊,影響下次使用時的檢測精度。
公司郵箱: hn@csmro.com
服務熱線: 137-39062643
公司地址: 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學士街道學豐路1008號迪亞溪谷山莊B310棟104號
Copyright © 2025 湖南中村貿易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備案號:湘ICP備2024066514號-7
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錄 sitemap.xml
